把爱带回家 |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权威解读来了
时间:2022-03-22
来源:转发
录入:张楠
审核:张楠
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,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、家教、家风,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什么是家庭教育
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,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、身体素质、生活技能、文化修养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、引导和影响.
家庭教育六大内容:
(一)培养家国情怀:教育未成年人爱家、爱国、爱人民、爱集体、爱社会主义,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培养家国情怀;
(二)培养良好道德品质: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、尊老爱幼、热爱家庭、勤俭节约、团结互助、诚信友爱、遵纪守法,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;
(三)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: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、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,增强科学探索精神、创新意识和能力;
(四)促进身心健康发展: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、科学运动、睡眠充足、身心愉悦,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,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;
(五)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,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:教导其珍爱生命,对其进行交通出行、健康上网和防欺凌、防溺水、防诈骗、防拐卖、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,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,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;
(六)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: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,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,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。
没有家长配合,教师的努力会大打折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,离不开学校教育,但学校教育没有家长的支持,也难以成功,因此说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合作伙伴,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而老师同样也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,老师和家长是同一线上的队友,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。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信任与配合,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,肩并肩,一起走。
家长的有效陪伴,就是对孩子学习最大的支持学习的主体虽是孩子,但是家长却是孩子学习路上最好的帮手。孩子学习过程中,家长的陪伴尤为重要,在这个时期,请家长千万不要再说“没时间,要工作”,再忙也请抽出一点时间来,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进度。家长的有效陪伴,就是对孩子学习最大的支持。家长为孩子创造的良好环境,为 孩子进行的学业投资,更多的是指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陪伴和鼓励。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。孩子取得高分,高兴庆祝时,家长也要避免孩子沾沾自喜,在孩子偶然失利时,陪他接受成绩,一起查缺补漏,此时的教训、怒火都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,让你和孩子变得越来越远。
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对话、理解,利用家长“权威”对孩子进行指挥,只会让孩子逐渐远离你。当父母和孩子在某件事上发生争执时,父母总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,甚至会用威胁的手段来强迫孩子改变主意。“我这都是为你好”“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,听我的错不了”“我生了你,你就得听我的”……这些看似很有道理但又不太讲理的说辞是最令孩子反感的。
父母应该彻底抛弃高高在上、板起面孔说教的父母架子,变居高临下为与孩子平等相处,这样,孩子才能变得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,从和父母“对着干”变为愉快合作。
除了学习,家长还要关注孩子这些方面
第一,身心健康,处在青春期,特别是到了高中以后的孩子是非常情绪化的,负面情绪也非常多。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,积极朝着好的方向进行引导。同时也要记得鼓励孩子参加运动,散步、打球、舞蹈……都能让孩子纾解压力的同时,还能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。
第二,正直勤勉,成绩不能代表一切,而优秀的品行才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。培养孩子做一个勤劳的人,让每一步走得踏实,走得有意义。
第三,独立的能力,独立,才是孩子一生最强大的软实力。孩子不应该是躲在温室里的花朵,他们应该像野外的植物一样,去经历与病虫、风雨的殊死搏斗。只有经历过严寒酷暑的考验,才能长成参天的大树。只有父母放手,孩子才会长出独立的翅膀,漫步云端。
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,所以你也不必苛责自己请你相信自己的独特之处自有它的价值,你散发出来能量让家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不要试图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,你应该给孩子塑造的榜样是:勇于面对人生中的不完美。没有完美的父母,只有不断成长的父母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其实也是家长学习做父母的过程,不要责怪自己,对于孩子而言,你就是最棒的父母。
声明:本文仅作学习分享,不代表本号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,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